这期《奇葩说》的辩题是“精致穷”是对还是错。在辩论期间,什么是“精致穷”引起双方大讨论,比较精彩的是则是肖骁和黄执中对“精致穷”的定义。肖骁认为“穷”是现实,“精致”则是面对现实不屈不挠的追求;黄执中则认为一味“精致”导致“穷”就不好了。

当然二者视角不一样各有各的道理。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里面还是很有趣味的。我们把“财富”看成变量,而“穷”则是这个变量的极端情况。我们把“生活方式”看作变量,则“精致”则也是一种极端情况。而这两个变量却又是互相影响的。“精致的生活”可以让财富变少,以至于“穷”,这是黄执中的观点;而财富的减少却可以让“生活精致”,这是肖骁的观点。而生活与财富的转化却是互为因果的,而人的行为、心态、观念则影响着转化的结果。

如果一味的追求“精致”,认为这才是“生活”,认为只吃蛋糕、喝手磨咖啡是“精致”而不愿意接受粗茶淡饭,这很容易致“穷”。而“穷”并不影响对“精致”生活的追求,但是这有个过程,肖骁之所以赢了,只是我们的观众忽视了这个过程而只愿意享受“精致生活”这个结果。

正如我们教育中的学习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的学习也变得“精致”起来了,我们的学生不愿意接受学习中的“错误”,只追求“正确”;我们的教育也不注重学生成长中的磕磕碰碰,只关注那一纸“精致”的“录取通知书”和“学历”。

甚至在幼儿园都开始关注孩子“知识体系”的培养,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考上大学,我们的学生的知识都是无比的“精致”,学生的任何的错误都可能会引起父母、老师的滔天怒火,抄写、体罚、羞辱接踵而来。我们精致的学习不能容忍不善于学习“精致”知识的人。

可惜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粗糙、错误才是常态,“精致”是结果而已。没有对粗糙的尊重,对错误接纳,那一纸精致的“通知书”并不能让学习真的变得精致。到了大学一切都原形毕露,到了社会那难看的创造力岂能是精致的“毕业证”能够掩盖的?

突然想起了一个关于国人旅游的一句话“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似乎到景点一游,除了留下“精致”的照片,旅途中印象最深恐怕就是尿尿了。精致的学习除了那精美的“毕业证”值得炫耀,作为人的重要因素的东西似乎没有剩下多少了。

正如肖骁所言,我们正是“穷”才追求“精致”,可是“穷”是事实,并不是让我们忘记“穷”只要“精致”。学习也是一样,孩子出生之后就是“愚昧”、“无知”的,我们为了让自己不无知才会去学习更多更多的知识,但是学习过程中我们并不能否认自己很多地方是“无知”的、很多时候是“愚昧”。当我们看到孩子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和存在的问题的时候,我们难道不应该“庆贺”我们的孩子距离“精致”更近了一步吗?

不管是因穷而精致,还是因精致而致穷,二者都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谁掌握了过程,谁才能真正拥有精致。学习亦如此,只追去精致学习的人注定如那些只拍照的游客一样,获得了“毕业证”,却拥有了“愚昧”和“无知”。我们很精致地把孩子变“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