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给孩子聘请家庭教师,那是少数达官贵人和有钱人家的“专利”,平民百姓连想都不敢想。

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天,家庭教师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件新鲜事。

社会上任何的一个新“行当”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必定是应运而生。家庭教师的出现也不例外。

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作为消费资料,按照恩格斯的说法,一般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三部分,满足人们由低到高的需要。手里有了钱,不都花在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永远满足不了的物质享受的欲望上;而是用在了发展家庭成员,特别是发展子女的智力和体力上,这不能说明家长的消费观念是积极的。

家长在经济收入有限的条件下,不惜重金聘请家庭教师,这是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在形形色色的家庭教育“方案”的广告面前,不选择忽悠人的“捷径”,而选择聘请家庭教师扎扎实实地发展子女的智力和体力,这表明家长是务实的。

但是,在聘请家庭教师问题上,也的确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诸如,究竟哪些孩子可以请家庭教师?请什么样的家庭教师?请家庭教师到底是为了什么?家庭教师的任务是什么?家庭教师如何辅导孩子,效果才更好?等等。很有必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免得花钱做错事,给孩子帮倒忙。

二、有那么多孩子需要请家庭教师吗?

过去,有钱人家给子女聘请家庭教师的相当普遍。原因一是学校教育不太发达,满足不了有钱人家培养子女的需要;二是有的认为学校教育质量不高,怕学不得知识;三是由于教育普及,学生成分复杂,怕自己的子弟入学受到“不良”影响。

因此,把教师请到家里,负责在学校所应学的全部课程的教学和各种训练。像法国的卢梭、英国的洛克、美国的爱因斯坦、德国的康德、黑格尔等著名学者,都曾做过有钱人家的家庭教师。

今天聘请家庭教师的社会背景与过去大不相同。都是给在校读书的孩子聘请,还有没有必要?这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现在,给子女聘请家庭教师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满足孩子的兴趣爱好,发展特长。比如教孩子学钢琴、小提琴、电子琴、书法、绘画等;

二是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已是名列前茅,为了使孩子好上加好,更“拨尖”,能脱颖而出,而请家庭教师给孩子“开小灶”。

三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平平或跟不上班,请家庭教师给孩子补补课,加加工,免得孩子掉队。

第一种情况比较特殊,一般家长不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必须请专业人员指导。第二种情况,就没有必要,无需多此一举。当然,在升学前的一段时间内,请家庭教师“精加工”,还是可以的。

比较复杂的是第三种情况。孩子的功课尽管不大好,但也并不是人人都需要。应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如果学习态度不好,贪玩,不求上进,这种情况最好不要聘请。因为有家庭教师做“后盾”,给“兜着”,孩子容易滋长依赖情绪,在学校连上课都不认真听讲了。

假如是因为基础不好,思维迟钝,上课时听不懂,课后补补课,或“笨鸟先飞”,进行课前辅导,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是有必要的。

到底是给孩子请,还是不请,不能完全由家长做主。最好先跟孩子学校的老师商量,因为老师最了解孩子的情况,是有发言权的。还要跟孩子本人商量,看孩子乐意不乐意。如果孩子不同意,不接纳,你就是把“上帝”给迎到家里来,也没有用处。

三、请什么样的家庭教师好?

唐朝文学家韩愈说过:“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自古以来,中国家长为子女选择家庭教师非常慎重。今天,请家庭教师虽然不像过去那样“承包”子女的全部教育工作,但也不能草率从事。

作为家庭教师至少应当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一是道德品质要好;二是要有学问;三是要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四是要有正确的教养态度。

简言之,就是说家长选择家庭教师的标准是“四有:有德、有才、有方、有耐心。社会上具备这“四有”的人倒有的是,但不见得都是家长们选择的对象。

当前可供家长们选择的,主要有两部分人:一是在校的大学生,二是在职或退休的教师。这两种身份的家庭教师各有长短。

在校的大学生,精力比较旺盛,知识结构比较新,和孩子年龄接近,容易相互沟通;但教育方法少,教学能力比较差,缺乏实践经验。

而在职或退休的教师,时间和精力虽然有限,但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熟悉教学过程,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特征,熟悉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对于孩子在学习中容易出现的毛病也了如指掌。请在职或退休教师做家庭教师辅导,可以做到有系统性、针对性,方式方法对头,实践证明效果一般比较好。

因此,最理想的家庭教师是退休教师。如果实在请不到退休教师,请在校大学生也不是不可以。但最好让他们先向学校任课教师了解一下孩子学习的障碍在什么地方,并在任课老师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可以弥补大学生自身的一些不足。

四、家庭教师怎样辅导效果更好?

除假期以外,家庭教师都是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不能辅导次数太多、时间过长,避免给孩子增加过重的负担。

孩子学习成绩不佳,除极少数是因为脑子有缺陷,绝大多数是因为不会学习。

请家庭教师,目的应当是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孩子“学会独立学习”。

换句话说,请家庭教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尽快“摆脱”家庭教师。如果孩子越来越“离不开”家庭教师这个“拐棍”,一旦离开就寸步难行,最好辞退。不然的话,就会越教越蠢。

在国外,家长为了避免被动,聘请家庭教师往往采取“试用期制”。事先商定好试用期,能按期达到目的,可以正式聘用;不能胜任者,试用期满辞退。

有的家庭教师只会“堵窟窿”,哪里不会就辅导哪里。孩子终究还是没有知识整体的概念,不会系统地思索,照样不会学习。也有的只是能把作业现成的答案告诉孩子,等于是一个帮孩子做作业的助手。这样辅导,与其有,不如无。

称职的家庭教师,应当首先了解孩子功课不好的真正原因所在,在学习方法上有什么毛病,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哪个环节上有缺陷。就像有经验的医生那样,先有一个“诊断”。然后针对实际,进行系统地辅导,使孩子在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总体把握上有个明显的提高。

家庭教师必须首先对孩子所学习的教材,做深入系统的研究,掌握整体结构、编写思路,有什么特点等等。仓促上阵,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五、如何与家庭教师相处?

对家庭教师来说,孩子的家长是主人。主人对客人当然应当尊重,尊师是中国的优良传统。

家长要信任、尊重、支持老师,放手让老师去大胆管教,严格要求。要维护老师的威信,不能任意干预老师的教育管理,不要过分挑剔。

清朝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上时,给其舍弟郑墨的家书中,曾这样说过:

“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其所延师,不过一方之秀,未必海内名流。或暗笑其非,或明指其误,为师者既不自安,而教法不能尽心;子弟复持藐忽心而不力于学,此处最是受病,不如就师之所长,且训子弟之不逮。如必不可以,少待来年,更请他师;而年内之礼节尊崇,必不可废。”

这是很值得今天家长们效法的。

家庭教师在教育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家长应该主动配合,予以解决。对老师教育和管理孩子中的问题,家长可以提出,但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

家庭教师要尽可能保持相对稳定,不要频繁地更换。要是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会影响辅导效果。因故要辞退家庭教师,家长要提前打招呼。同样,家庭教师主动辞职,也要提前告知家长。

现在,家庭教师一般是被请到家里辅导。我建议,有条件的,最好是让孩子到家庭教师家里去“请教”。请到家里去,孩子觉得家庭教师是完全“属于”他的,会不大珍惜机会和时间,或产生不尊重教师的思想。

而到教师家里去“求学”,孩子肯定是另外的心态,崇敬之心油然而生,珍惜老师的每一句话,珍惜在教师身边的每一分钟。就像“程门立雪”故事说的杨时和游酢那样,虔诚地恭恭敬敬地求学,效果能不好吗?

六、三思而后“请”,能不请就不请。

有的城市统计,为中小学生聘请家庭教师的达百分之三、四十,甚至比例更大。这是不正常的。

实际上,真正需要聘请家庭教师的绝没有这么多。其中不少是随波逐流,盲目行事。

其实,功课不大好的学生,依靠家庭教师并不是“上策”。最好还是通过和孩子在读学校的老师密切配合,加强教育、督促、检查,在老师的具体指导和同学的互相帮助下来解决。

家长可以打听一下,中小学生中的“学习尖子”,有哪个是靠家庭教师帮助而“拨尖”的?高考“状元”中又有哪个是靠家庭教师“吃小灶”而荣获“金榜第一名”的呢?

聘请家庭教师是“没办法的办法”,应该说是是“无可奈何”的事,对家长来说不能说是一件“幸事”。对孩子来说,也不是一件光彩的、值得炫耀的事。

有的家长看到别人给孩子聘请了家庭教师,觉得自己不给孩子请,有点儿对不住孩子。这实际上是企图用花钱“买”学习成绩,是以金钱的投入推卸自己的责任。必须坚信,绝大多数孩子是不需要家庭教师的。

据了解,在聘请家庭教师的问题上,许多家长是“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家长热衷,孩子并不热心。本来孩子的课业负担就已经够重的了,回到家里还要接受家庭教师的辅导。

孩子将面临的局面是:学校教师“尾追”,家庭教师“堵截”,孩子何时喘息?怎么会产生学习兴趣和乐趣?

因此,建议家长要慎而又慎,三思而后“请”。能不请,最好还是不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