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应该把家庭教育的主导权交出来,这话很刺耳,很不女权主义,其实这是减轻她们自己的负担。女人更应该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素质,这才是子女一生事业的基础。

冰川思享号研究员 | 任大刚

关于家长陪孩子做作业,最近有不少奇葩段子一再出现于朋友圈届:

这些段子虽然不敢断定是真的,但既然能够反复传播,说明必定击中了某种共同的情绪。

12月1日的下面这一条,想必不是段子了吧:

——“奇葩经历:我的孩子正上小学,为了把辅导作业的负能量化解掉,一时激愤就去考了一个证。注册下来还是有点小激动,就算所有的课程一次性通过,也需历时两年。普通话必须过二甲,鬼知道中间我经历了什么。算是个励志的妈妈吗?”

这是11月27日我市某微信群里一微友发的一条消息(随后有正规媒体也报道了此事),让众多微友都惊讶了,一位年轻妈妈在辅导孩子功课的过程中,居然考了一个小学教师资格证。

下面一条,也是经过正规媒体报道的:

——这两天(11月初),一张“入院记录”的截图攻陷了大家的朋友圈。截图中“现病史”写道:这位33岁的女患者于10月26日在看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生气后出现言语不能、大舌头、右手写字笨拙、字体变丑……左侧放射冠区脑梗死……门诊以“脑梗塞”予收住入院。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不管是为了陪孩子做作业而考了教师资格证,还是因为陪孩子做作业而气得脑梗发作,主角都是母亲。上面的段子假定为真的话,从叙述语气上看,主角大概率也是母亲。

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说,在一个家庭内部,母亲对子女教育的焦虑程度,要远远超过父亲。

为什么会是母亲,而不是父亲?

因为通常地,母亲承担着更多的看护孩子的责任,换言之,在一个年轻的家庭中,母亲的教育主导权更大。

1

根据我的有限观察,母亲的教育主导权,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母亲是学校活动的常客

如果各位家长去参加过家长会,留心一下就会发现,每次家长会,母亲来参加的人数比例,通常占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认真听讲的,也多是母亲。父亲不仅来的少,而且多心不在焉。

学校组织的家校活动,去的也多是母亲,那些去的父亲,脸上多有无奈神色。

二、陪伴孩子做作业的,多是母亲

▲杭州一小学开学,陪同的家长中,多数是妈妈(图/图虫创意)

除了上述段子和新闻报道是母亲在陪孩子做作业,在一些科研调查中,也可以证明这个感性认知。

在2016年第4期的《曲靖师范学院学报》有一篇叫做“父母陪伴与小学生完成作业质量的关系研究”(作者陈雪飞)的论文中,作者向600名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发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对此调查,作者的结论是:父母陪伴孩子做作业的情况母亲以“做家务”为主,而父亲以“不在家”为主,在“陪伴作业”的情况下,母亲陪伴要多于父亲,母亲陪伴的次数也要多于父亲。

三、母亲对课外培训班兴趣更大

为什么是母亲对课外培训班兴趣更大?目前没有直接的调查证据,但是从本人的近距离观察,的确如此,每次送孩子上培训班,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是以母亲为主。

此外,在一些新闻有关孩子课外培训题材的报道中,也是母亲在多方收集培训市场的信息,尽力比对各家培训机构的质量好坏。有一份调查表明,牛校学生中,母亲是全职太太的比例,明显高于一般学校,也就是说,母亲一方在家庭教育中,明显充当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其中包括,她们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去培训机构学习。

2

但不幸的,这种良好初衷的教育主导权,在现有社会环境下,并不完全表现为正面意义,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女性本身的弱势地位和弱势心理,传导到家庭教育中,扭曲了家庭教育,从而导致奇葩迭出。

在古代的男权社会,女性的弱势社会地位表现,一般说来相对单一,主要表现为:必须依附于丈夫生活、没有社会生活、缺乏经济收入来源、缺乏家庭主要事务决策权。

但今天的男权社会,女性的弱势社会地位,已经很少表现在家庭生活,而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在职业选择上,通常存在严重的就业歧视;在一个工作单位内部,女性的晋升通道通常很狭窄,平均薪酬水平要比同样工作的男性低,如果遇到裁员潮,首先被裁掉的,通常都是女性。

▲一位妈妈在考场外捻佛珠,为考生祈祷(图/东方IC)

随着社会平等意识的觉醒,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弱势地位以及各种不公正对待,会形成群体性的弱势心理,具体表行为:更大的不安全感、更容易陷于焦虑或恐惧、强者崇拜、更加看重眼前利益,等等。

另一个被人忽视的事实是,中国大陆女性走出家庭外出工作比例超过70%,是全世界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因此可以说,一种社会因素造就的弱势心理,更容易通过职业女性,带入家庭生活,最终体现在孩子教育上,进而形成社会风潮。

通常地,家庭就像工作单位一样,同样面临未来发展,而未来发展的希望,往往寄寓于它最小的“员工”——孩子身上。当具有弱势心理的家庭“员工”——母亲掌握了绝对话语权,如何对待弱小但倾注未来希望的“员工”,可想而知。否则,我们便很难理解一个温文尔雅的青年女性,为何一旦身为人母,在孩子学习上往往做出匪夷所思的举动。

3

可以说,在男权社会的背景下,过高比例的女性将受到的欺凌从而形成的弱势心理带到了家庭教育中,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怪象迭出的原因之一。简而言之,是一大群心理存在或多或少问题的中青年妇女同志,通过自己的行为,对正常的基础教育造成很大冲击。

既然如此,为什么男性不主动承担起辅导作业的重任?上述陈雪飞的调查认为,一般来说,父亲是家庭经济来源的主要承担者,时间较多花在工作上,陪伴孩子学习的时间比较少。

▲上海一个公寓举办的爸爸陪伴活动。在中国,父亲在子女的教育中角色往往是缺失的(图/东方IC)

这样的解释有一定道理,但却经不起推敲。

首先,中国各种单位的下班时间,并没有男女之别,不存在男职工比女职工晚下班之说,即便经常加班,也没有专找男职工问题;其次,在总的在职人口中,做领导和创业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还是按部就班的上班族,因此,并不普遍地存在父亲一方为了挣钱而很少顾家的情形。

我认为,造成父亲很少管孩子的原因,主要在于:

首先,12岁以下上小学的幼童,还需要很多身体上的照料,这是母亲一方更为擅长的事务,因此母亲一方天然地与孩子接触更多。

其次,母亲一方基于社会和职场受挫,更为孩子的未来感到忧虑,更愿意主导孩子的学习,把孩子的学习主导权抓在自己手里,其博取未来的心理更为迫切。

但是,孩子的知识掌握是伴随智力和身体发育而进行的,是一个复杂的教育问题,需要耐心细致,收放结合,劳逸结合。大部分的母亲,即便有大学文凭,也并没有多少现代教育学的知识和智慧,她们往往把教育问题简化为数字演算、语言文字学习,如果孩子没有及时掌握,则悲观失望,急躁愤怒,很快把弱势心理带入家庭教育,往往搞得母子、母女双方精疲力竭。

在这点上,很多年轻母亲,反而不如上一代做父母亲的因为知识不足从而不骄不躁显得更有智慧。

4

现代中国的年轻母亲,需要反思的是,自己是不是在滥用家庭教育的主导权。

教育是一个长久的事业。我们见多了太多这样的情况:小学很好,初中不咋地;初中很好,高中不咋地;高中很好,大学不咋地;大学很好,毕业后不咋地。年轻时候很厉害,中年很一般;中年很了不起,却有一个很不如意的晚年。

你要相信,命运无常。

教育是一生的事业,不是一锤子买卖,今天尤其如此。有的母亲,耗尽毕生精力搞好了孩子的小学,却对孩子的初高中束手无策——因为初高中的课程,她已经完全不能胜任。

图/图虫创意

同时,一个孩子的学习是有“元气”的,你在中小学阶段就耗光了他/她的“元气”,还能指望成人后有什么过人之处?

革命的理想状况是,实现妇女地位的提高和尽可能的男女平等,这当然极为有利于家庭教育。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孩子的成长等不到这一天的到来,女人把家庭教育的主导权交出来,只是权宜之计,无奈之举。

寒冬将至,更多的年轻母亲会回归家庭,愿她们在对待子女教育的时候,尽量降低怨念,愤怒、辱骂、气愤难当,不是教育,是发泄。